8月20日,2025年中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副总领事卢永胜、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敏莅临致辞。亮道智能首席技术官雷绳光博士受邀参会,并在闭门会上发表题为《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数据闭环》的技术演讲,与中德两国头部整车与供应链企业高层共话数据驱动下的自动驾驶未来。
本次论坛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紧扣2025-WICV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工信部、交通部联合主办会议)拟定的“智能驱动 网联无限”主题,聚焦中德两国在智能驾驶、数据合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新路径,推动中德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政策到技术的协同创新
中德两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已进入“3.0时代”,双方通过签署《关于自动驾驶与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德跨境数据流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文件,推动标准法规协调、数据跨境传输、技术标准统一等关键领域深化合作。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与中方机构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工作组的建立,为中德合作搭建了政策与技术协同的桥梁。这种合作不仅加速了技术标准的国际协调,也为中德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数据闭环能力成为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竞争力。雷绳光博士在演讲中指出,当前智能驾驶面临数据质量、数据闭环效率、数据安全等多重挑战,亟需构建端到端的数据闭环能力,以支撑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应用。
亮道智能的技术实践
亮道智能作为智能感知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长期深耕智能驾驶数据闭环技术,率先在行业内构建了可规模量产的工业级数据闭环体系:
· 跨模态多帧融合标注能力:支持RGB、LiDAR、Radar、IMU等多源数据的时间同步、空间对齐和一致性校验。
· 时序一致性与目标ID跟踪机制:引入多帧插值、轨迹重建与目标追踪算法,实现关键目标在单个clip内的ID连续性与行为一致性,确保时序一致性,以满足 BEV 时序融合与轨迹预测模型的训练需求。
亮道智能感知算法训练数据闭环

雷绳光博士向与会嘉宾系统介绍了亮道智能面向4D感知真值构建的 LD Data Factory 工具链。以解决4D真值数据构建难题为核心,通过自动化标注、质量控制与智能化能力,为智能驾驶感知与决策系统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4D真值数据构建能力:连续帧数据通过时间维度的动态场景理解、三维感知、遮挡处理与决策连贯性,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动态理解与决策能力。
2.数据闭环能力:通过连续帧数据闭环技术,实现目标轨迹预测、运动状态感知、三维空间重构等核心能力,为高阶智能驾驶提供数据支撑。
3.自动化标注效率:已为客户自动化标注超过 3300 小时、累计交付 5500 万帧 4D 真值数据,涵盖 3D 目标框、逐像素语义、目标轨迹 ID、行为意图标签等多维信息;帮助客户显著降低 90% 以上的人工标注成本,数据交付效率提升 3–4 倍,自动化标注效率与质量控制行业领先。
4.行业应用落地能力:已为中、德、日十多家汽车OEM及Tier-1企业服务,获欧洲Tech.AD 技术大奖;推动智能驾驶从感知到决策的闭环优化,助力车企加速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迭代。
亮道智能 LD Data Factory 工具链产品获得 TECH.AD 大奖
中德合作与行业影响
中德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标准的协同,在联合研发、数据共享、测试验证等多个层面也开展了深度合作。中德双方在智能驾驶数据闭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与标准互认,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全球落地。
数据驱动的智能网联新生态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数据将成为核心驱动力。中德双方在数据合规、标准统一、技术协同等方面的持续合作,将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构建提供重要支撑。亮道智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智能驾驶数据闭环能力的持续突破,助力中德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